百姓困苦,趙宋得天下,乃天命所歸,樊某豈不知從善如流?
前些時日傳來消息,說是對朝廷忠心耿耿的林虎子林大將軍也被讒言所殺,而且是不教而誅,以帝王之尊只敢偷偷摸摸對臣下施以毒酒,國主自斷手臂、自毀前程,唐國上下誰不心寒?這是天要滅唐啊,某一凡人,敢不順天應命?」
楊浩長長地吸了口氣,說道:「此圖確是珍貴萬分,只是……如何送過江去呢。」
樊若冰雙眼一亮,說道:「在下倒是有條小船,平素不用就拖上岸來,藏在草叢之中,只是如今江上巡防絡繹不絕,樊某一介書生,想要使一條小船在他們眼皮底下逃過江去斷無可能,不知大人可有辦法……」
楊浩搖了搖頭,說道:「我在江邊苦思良久,也正無計可施。此圖甚是珍踐,而且斷斷少不了你這解說人,你與這圖都不容有失,所以莽撞不得,這樣吧,你……你且隨我下山,咱們再從長計議。」
摺子渝縱然見到他活着,也絕不會張揚出去,楊浩有這個信心,可是這官迷心兒的樊若冰可就難說了,楊浩心中委決不下,實在想不出如何妥善處理這個傢伙,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且把他帶在身邊,以求安全。
宋國對唐的野心,這樊若冰早已看在眼中,所以才在這江岸上搭廬隱居,雖然清苦,可是十年寒窗的苦都忍了,他既把如今吃苦當作來日做官的本錢,倒也甘之若飴。可是未等他向宋國獻圖,宋國已然出兵,如今陳兵對岸,他想把圖送出去卻已不能,把個樊若冰急得一嘴火泡。
如果等到宋軍強攻過江,並且站穩腳跟。那他這圖也就沒甚麼用了,如今久旱逢甘霖,竟然遇到了本已身死的宋國使者,樊若冰歡天喜地,只以為自己這一遭兒終於可以有官兒做了,自是欣然應允。當下樊若冰歡歡喜喜便隨楊浩上路,他這茅草屋中本沒什麼值錢的東西,也都棄置不要了。
這時代既無電影電視,又無報刊雜誌,知楊浩此人的甚多,識得他相貌的極少,他本以為離開了招搖日久的金陵城,到了這采石磯上不會有人認得他,所以此番上山絲毫未做掩飾,哪料到竟然接連遇到兩個故人,這一下可不敢再大意了,他略略整理了一下儀容,又取出假鬍子粘上,這才帶了二人下山。
自這條路下山,到了山下,只見地上掘了十幾處大坑,裏邊橫七豎八堆滿了屍體,那屍體下面墊着就地砍伐的樹木柴草,上邊的屍體摞了七八層,箭傷、刀傷、槍傷……,血肉模糊的,肢體不全的,真是怵目驚心,看其服飾,俱是宋軍。
看到兩個和尚陪着一個俗家人下山來,那些正在搬運屍體的唐國士兵也不在意,從小車上又抬下幾十具屍體丟進坑裏,然後便將一桶桶火油傾倒進去,隨手將幾枝火把投入,大火立即熊熊燃起,將那無數屍體盡皆吞沒。
樊若冰合什念了聲佛號,問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這麼多的屍體,是怎麼回事?」
唐國人大多信佛,樊若冰在此結廬而居,時常獨泛小舟行於江面,說是要慕集資金,沿江岸巨石俱雕佛像,這軍伍中有許多人都是認識這位苦行僧的,對他都很敬重,便有一位小校答道:「大師,這些都是強攻我采石磯的宋軍,將軍命我等在此焚化,免生瘟疫。」
「阿彌陀佛……」樊若冰忍不住又宣一聲佛號。
烈火雄雄,燒得那些肉體吱吱作響,忽爾會有屍體被燒得筋脈收縮,火焰中「撲」地便會坐起一具屍體,身上冒着烈焰,臉肉已被燒化,肌油吱吱淌落,楊浩雖從征入伍,亦曾戰場廝殺,但是做為程世雄的親兵,卻不曾處理過這許多屍體,只看得心驚肉跳,不忍卒睹。
樊若冰舉步行去,只見處處火坑,屍體無數,忍不住步行於焚天烈焰之中,吟誦道:「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世尊有言: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眾,付囑於汝。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天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s 3.96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