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霸氣在推舉新君時顯露無遺。
元帝的這一脈幾乎是絕了,大臣們把目光瞄向了劉氏列侯,重點關注是宣帝的五個曾孫,他們與哀帝,平帝是同輩。
見着有不少大臣傾向於遴選成年的繼承人,一向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王莽也急了眼,這些不知死活的東西不是給他扯犢子麼?
他站了出來,目光含有怒焰,橫掃了一下大殿,大殿中頓時鴉雀無聲,所有人心中都打了個寒戰。
王莽清了清嗓子,高聲道:「五王列侯,都是大行皇帝兄弟,不能相繼為後,應該在宣帝玄孫中選立。」
就這麼一句話,把群臣討論了半天的方案給徹底推翻了。
聽他這麼一說,王莽的心腹們忍不住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有的慶幸自己剛才沒有表態,有的則懊惱自己說錯話了。
「大司馬,所言極是啊。」新任太師馬宮首先附和,馬宮是接前任太師孔光的班,孔光兩年前病死,眾所周知,孔光最後一次出山,性情大變,變成了徹徹底底的馬屁精,應聲蟲。而馬宮與之比起來,馬屁方面的功夫不落下風。
馬宮一表態,眾官員立馬回過神來,安漢公已經表態了,再推舉成年君主,那是活膩歪了。
於是,眾大臣紛紛調轉口風,表示附議。
接下來的流程就不用王莽多說什麼了,交給下面的人辦就是了。
宣帝的二十三個玄孫也有眾多成年的,為了不違背王莽的意思,他們在二十三個之中選了個最小的。
此子名叫劉嬰,是廣戚侯劉顯的兒子,年僅兩歲。
人選得到了王莽的首肯,選儲君畢竟是大事,總要對朝野上下有個交待,得找個理由堵住悠悠之口。
王莽等人第一個想到的是占卜。
朝廷發佈詔令,劉嬰占卜的結果最吉。
皇位繼承人選定後不久,一個叫謝囂的前長安官員為了獲得王莽的賞識,上了一道極其震撼的奏章。
奏章上說,武功縣令孟通,井中得到一塊白石,白石上有丹書,丹書上有字,曰:「告安漢公莽為皇帝。」
王莽看到奏章,大喜,總算有人敢挑這個頭了,他相信有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謝囂所奏正是他最近一直在做的夢。
王莽找來太保王舜,把謝囂的奏章扔給他,王舜看完,也是一陣狂喜,作為王家人,如果真能把劉家人的江山拿來坐坐,那麼他王家就是皇族,他的地位又將上一個層次。
多餘的廢話也就不必說了,王舜自然知道怎麼做。
王舜帶着幾位重臣直接求見太皇太后,把符命一事向太皇太后稟明。
老太后一聽,就大怒道:「這是胡說八道,不可施行。」
雖說王家人坐天下,劉家人坐天下,對她個人來說,並未有什麼實質性的損失,但她畢竟嫁入劉家多年,早已把自己看成劉家的一分子,如今有人提出要換主人,她一時半會兒有點轉不過彎來。
王舜見老太太氣極,乾脆說得更加直白一點:「事已至此,無可奈何,非人力所能阻,況且安漢公又不是真的當皇帝,而是攝政,鎮服天下而已。」
聽着王舜的話,老太太頓時也有種無力感,她雖為四朝□□,可如今畢竟人老了,經不起折騰,正如王舜所說,事態已經遠非她一個老太太能夠控制。
老太太擺擺手,嘆氣道:「我們王家,世受國恩,你們這些小輩,可別過分了。」
「這算是答應了麼?」王舜與幾位臣子互相遞了個眼色,便去找中大夫起詔書了。
太皇太后的詔書一下,王莽的規格與天子等同,「服天子韍冕,背斧依立於戶牖之間,南面朝群臣,聽政事;車服出入警蹕,民臣稱臣妾」,書中贊為「假皇帝」,臣民則稱「攝皇帝」,王莽自稱「予」,下詔書為「制」。
王莽成了「攝皇帝」,劉嬰為皇太子,稱為「孺子嬰」。
明面上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78s 3.9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