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還被自己的兒子給「揚」了嗎?不講假話,怕肯定是怕的,又不是害怕到一想起就渾身冷汗的那種。
諸夏這邊雖然講「禮」,很多諸侯國已經上演束甲相攻的局面,幹掉父親自己上位的例子則是比較少。
現在是一個矛盾的歷史階段,聰明人都感覺要「變天」了,只是看不準會以什麼形式去發生變化。
超過七成的人認為兩大霸主國要相續倒下,到了各諸侯追趕並超過,再角逐出新霸主的紀元。
行,晉國將楚國打得挺狠,晉國又自己內部爆發大亂,誰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霸主呢?
有資格成為霸主的諸侯國不多,宋國、鄭國和齊國在列。
至於說晉國和楚國能不能站穩,人們對楚國的看好程度遠超晉國。
「楚失勢,國主權柄仍重也!」子產有那麼點聲情並茂,說話時不但表情豐富,肢體動作也多。
這裏是「斗首」西北方向約二十里外,位處氾水南邊約六十里。
楚、宋、鄭、齊、衛、吳等國組成聯軍,冬季罷戰之後,難免會出現各國達官貴人相聚的場景。
鄭國是子產統率軍隊。
宋國的統帥是華元。
楚國的負責人是公子午。
齊國來了晏嬰。
吳國是余眛親自過來。
衛國統帥的級別最低,來了蘧瑗。
其餘楚國的附庸或傀儡國沒資格參加這種級別的會議,陳國和蔡國則是刻意避嫌。
話說,公子午也在,身為鄭國執政的子產怎麼還敢揮斥方遒?
大家一塊喝酒,事先說好言者無罪,自然而然也就能夠隨意嗶嗶。
現階段鄭國在子產的主持下進行變法,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導致大家還是很想聽一聽子產都會講些什麼的。
目前的「東方世界」,要說哪一個國家的一國之君權柄最重,楚國和吳國幾乎是不相上下。
在楚國和吳國,國君想殺誰就殺誰,更為明顯的是臣民權益遠比其他列國更少。
用現代的解讀方式,楚國和吳國的國君就是奴隸主,其餘人只是奴隸。這並不是封建,至少不是春秋主流的封建。相反跟進入帝國時代非常相似。
子產說道:「晉權柄不在國主,各『卿』精誠則強盛,相爭必使之衰敗。」
權柄不在國君……,又或者說不被公族所掌握,在目前九成九的諸侯國看來都是屬於異端。
所以,不管是楚國和吳國,還是晉國,絕大多數列國都覺得有點格格不入,偏偏其三中的晉國和楚國能夠成為霸主,使得一些有志之士認為或許應該學習晉國或是楚國,學習楚國的意願更強烈一些。
比較願意學習楚國沒有其它原因,他們本來就是公族作為掌權階級,單純不想公族淪為可有可無的階層,乃至於要被肆意欺凌。
華元問道:「陰子為晉元戎,為何坐視內亂?」
所有人對這個很感興趣,想聽一聽子產會給出什麼答案。
子產沒有馬上回答,沉思了一小會,才說道:「晉以范氏為大,陰氏次之。陰、范、荀、魏、解、趙多為姻親。范攻趙,陰不救或許有二,趙有公族血脈,范強於陰。」
晉國嘛,卿位家族針對公族已經是一種習慣,不再爆發衝突也就罷了,一旦有點什麼火星一定會燃燒到趙氏身上。
關於陰氏不救援趙氏,大傢伙比較認可子產的第一種說法,也就是陰氏顧忌趙武身上的公族血脈,擔心救援趙氏會遭到其餘卿位家族針對。
然而,現有的目光限制了他們對真相的了解。
范氏的城邑是晉國各個家族中最多,人口和出產則不是。
所以了,他們幫晉國幾個卿位家族從實力進行排名,錯誤的排名之下,認知方面也就錯得比較多了。
陰氏不救援趙氏不是害怕范氏,趙武身上有公族的血脈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6s 3.989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