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
等等!
呂武突然想到了一個成語叫「杞人憂天」來着。
他沒記錯的話,這個「杞人憂天」裏面的「杞人」就是杞國的人吧?
那個成語講的是,有一名杞人整天擔心天崩地裂什麼的,害怕到吃不下飯、睡不着覺。
成語的誕生和流傳,可能是當代人嘲笑那個杞人。
在呂武看來,那不是早期的天文和地理愛好者嘛!
整天去觀察天文的雲層以及日月星辰,尤其是考慮雲層會不會在某天砸下來。
納悶天上的日月星辰為什麼會發光,光芒會不會令人致死。
又好奇哪一天是不是會發生地震,大地在搖晃之下到底會不會裂開。
只說明一點,那個杞人在思考啊!
這麼一個思考高端問題的人,儘管沒有找到答案,他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偏偏當時的人壓根就不懂,還發出了無情的嘲笑。
大種花家不但失去了一名思想家,可能還因為別人的嘲笑,導致這個思想家演變成為一個天文學家和地理學家的可能性,就那麼沒啦!
這件事情給了呂武一個鮮明的警示。
領先別人一步半步是天才。
要是比別人先跑了幾千上萬步,必定要被當成一個愚人或是精神病患者。
所以,呂武得到的教訓就是,凡事就只做,不說!
另一個境界就是,追索最終的成果,過程絕不炫耀。
呂武已經知道杞國是主動要求智朔去滅國。
實際上,智朔連踏進杞國一步都沒有,是杞國那邊的人單方面宣佈滅國,還是給當今霸主晉國給滅的。
呂武被這神仙操作驚呆了!
他更驚訝的是,智朔怎麼就樂呵呵地接了下來。
作為使團的正使,無論發生了什麼事,第一責任人是呂武會是無法推脫關係的事實,等於說絕對沒跑。
在這個前提之下,呂武需要想出一個處理方案。
現在魏相還在莒國那邊。
而智朔還帶着軍隊在歸師的途中。
呂武身邊能商量的只有自己的家臣。
老呂家的家臣得知滅了杞國,他們竟然開始傻樂?
這個就是層次的問題了。
晉國要內亂是明擺着的事情,卻不是所有人都已經窺探到。
一旦晉國內部亂起來,還有閒工夫去管外部的事情嗎?
沒看見韓厥都開始在佈局,要的就是魯國和齊國糾纏不清,想讓齊國和魯國互相針對,不至於在晉國陷入內亂後,有機會做大嘛!
再看衛國和曹國。
可能是國君在謀劃,也可能是欒書,幹的事情與韓厥別無二致,都是希望衛國和曹國也陷入糾纏。
只要將齊國、魯國、衛國給操作妥當了,晉國東邊的格局就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
當然,那些都是呂武自己瞎琢磨的。
他跟現在的人不一樣,凡事會先着眼全局,再根據「閃光點」來尋找細節,根據發現的細節再推敲和整理,摸索出全局的走向。
這樣做很容易就能窺探到局勢變動的脈搏,察覺到各方都有什麼動作和意圖,應對起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天之後,智朔帶着大軍回來,同行的還有來自杞國的使者。
呂武沒有去罵智朔沒事找事。
一來是罵了沒什麼用不說,還可能讓智朔感覺屈辱。
這些公子哥,有一個算一個自尊心都賊強,還特別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做事少有顧忌。
他們基本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只是別人不理解。
說白了,熊孩子要麼是父母慣出來的,不然就是旁人不斷奉承巴結給弄的。
一搞,搞出了迷之自信。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8s 3.984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