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兮秋風的吹拂之下,晉國的「下軍」和「中軍」拔營離開「交剛」,一支向南,一支向北,踏上了各自的征途。
因為程滑有意透露的關係,呂武知道了一些情報。
他們過了大河就會被拆分,每一個「師」自己單獨對白翟發起攻擊行動,不是一整個「軍」一直湊在一塊。
如果戰事順利的話,晉軍還會再次進行拆分,以「旅」為單位四散而開,針對白翟進行地毯式的掃蕩。
呂武走了一段距離,發現「下軍」的行軍路線自己很熟。
那就是他們上次的撤退路線!
沒過大河之前,不存在什麼危險性。
大河東岸的狄人平時並不渡河。
而這個並不是單純地懼怕晉國,只因為狄人也分為很多支。
大河西岸的狄人皆是白狄。
大河東岸的敵人則是有白狄也有赤狄,只是赤狄基本上被晉國打殘了。
他們要是進入對方的場地等於是在搶牧場,也會爆發戰爭的。
目前的赤狄與各種戎人進行混居,外人其實很難分辨他們的民族成分。
「下軍」是從一處淺灘來到大河東岸,一路上並沒有遭遇任何的敵軍,甚至連部落都沒找到一個。
霍遷笑嘻嘻地說:「此皆為我等之功。」
好像……,還真的是!
他們上一次深入胡人地盤,一陣燒殺搶掠不說,消滅了不少胡人的武裝力量,又迫使胡人的部落向更北的區域遷徙,導致大河東岸的胡人部落都遷徙走了。
呂武不得不想道:「要是上報的話,能被當成功勞嗎?」
來到大河的西岸,晉軍深入十里之後開始進行分隊。
作為「下軍」軍將的韓厥,他親自統率兩個「師」行走直線。
呂武所在的這個「師」被委派了向西北的路線。
另外兩個「師」則是向南而去。
等於說一個軍團的五個「師」原本是捏成了拳頭,變成了五指伸張出去的姿態。
呂武上一次就沿着大河的河灘撤退,向北上百里的地圖已經點「亮」了。
只是,那麼久的時間過去,地形改變也不會太大,但無法預測是不是有部落在放牧中遷徙過來。
一個「師」向西行軍十五里,停駐在一個山腳下休息。
程滑按照慣例召集麾下的五名旅帥。
「此地往前皆為高坡,樹木密集,山澗交錯。」呂武正在充當參謀角色,沒有地圖只能進行口述,說道:「若有敵必在山間平野,難以悄聲無息侵入。」
其實這裏就是現代的陝西了。
只是目前水土流失屬於不存在,並不是光禿禿的黃土高坡。
甚至,一眼看去到處充滿植物,一些深山中多的是需要幾人懷抱才能合攏的參天大樹。
要是在現代去過陝西,穿越過來再來看,真的能體會到什麼叫時過境遷。
「山澗交錯?」程滑覺得自己有些聽不懂,問道:「山中有原,其間多存部落棲息?」
呂武並沒有用錯詞。
山澗指的就是一些有潺潺流水的複雜山地,它們會進行匯流,形成山地內的一種溪流。
而有山澗就有山,有水源就能棲息。
這邊也不全是山地,一些山地會包起了某塊區域,使其形成盆地平原或幽長山谷。
沒有被破壞式的開發,以放牧和採集為主業的胡人,他們能放過這種物產豐富的寶地嗎?
聽呂武的描述,程滑的臉色越來越發木,其餘的幾名旅帥臉色則是很不好看。
說白了,他們真的不是要到一處曠闊無邊的平原上尋找敵人,地形方面與晉國國內的區別並不是太大,有區別的是他們不熟悉這裏。
山體密集的區域非常不適合大兵團作戰,也就能證明韓厥為什麼會拆分兵力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8s 3.976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