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紅包所代表的文化秩序。其潛台詞是,想要和一個人交往。就給他錢吧。不管是長輩還是晚輩。尚哥還是同事。嗯,他是誰?全對了。所以說,這種策略是十分符合消費文化的邏輯的。紅包的流行, 標誌着消費文化給我們的社會帶來的最致命的破壞。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消費文化有一個特別特別重要的運作機制。那就是給人們提供一種虛假的假象。讓人們認為自己只要願意花自己的錢。就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也沒什麼實現不了的目標。你想成為中產階級?怎麼辦呢?省吃儉用買一個lv的包包。
明天就去上班就行了。就是簡單。電子報的出現和泛濫也是出於這個邏輯。因為把原本作為一種特定禮儀的東西給幻化成了一種普遍性的社會交際手段。讓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繞過各種儀式, 以最簡單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說,如今發紅包這個動作已經沒有任何文化上的意義了。而純粹變成了一種機械化的習慣性動作。要對女朋友的愛怎麼辦呢?發個大紅包吧。一員工心甘情願在節假日加班,怎麼辦呢?群里發個大紅包,叫大家去分。
咱們也開始形成一種新的觀點,那就是,一個人有多在乎我,完全取決於他願意給我花多少錢,發多大的紅包。在一個著名的網絡分答平台上,我們可以看到大量情侶之間因為發紅包的金額問題而分手的故事。一對情侶異地戀,情人節的時候,男孩給女孩發了52塊錢的紅包。你還氣的哭了一夜。天不亮就分手了,原因是閨蜜的男朋友給閨蜜發辣。1314塊錢。
這些人。放過去,聽起來就像是天方夜譚一樣,但今天聽來就顯得無比真實。所以說,電子紅包只是一個具體的現象,但它揭示出來的其實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
那就我們。用來衡量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標準。正在日漸枯萎。最終,將只剩下一個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標準,那就是金錢的數額。無賴人,社會交往中,我們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感情,是感謝,是關懷,還是想念?我們都會習慣性的拿出手機給對方發一個紅包。至於和金額有多大,則取決於對方在我們心裏的分量有多中,甚至對方能夠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利益。
這樣行。就讓人很自然地想到馬克思在資本論裏面所說的。人與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別的聯繫了。但這個說法多少是有些危言聳聽的,而且相信很多人不會贊同這樣的判斷,因為社交平台也好,電子紅包也好,只不過是為了人們更提供了更多選擇的技術而已。至於是不是做出這樣的選擇,還是看每個人自己的自由。
對此,我享用著名文化理論家尼爾波茲曼在技術壟斷這本書中提出的一個觀點來反駁。波爾波茲曼認為,就是決不是、絕對不是中性的,它會對文化構成限制,也會對文化進行誘導。也就是說,技術會從自身的特徵輸出發,用各種方式去塑造文化。這種粗糙往往往往是沉默的,潛移默化的,讓人們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觀念上的轉變,所以我們才看到今天的紅包文化已經在。跟十年前甚至五年前的紅包文化有了本質的不同,如今已經沒有什麼人為。
人會認為談錢傷感情啊,恰恰相反,一個人在發紅包這個問題上是大方還是小氣,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他人。真美麗的象徵。
消費出定義是用貨幣來購買商品或者服務,但消費文化發展到了高級階段,則必然會導致各種原本不是商品或者服務的東西也被貨幣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貨幣化,尤其是那些本來應該和金錢完全無關的感情,比如說親情。愛情和友情一旦出現了貨幣化的跡象,帶來的將是整個社會人文精神的退場,以及價值標準的冷漠。
有個。非常有名的調查公司叫做蓋洛普,它進行了一個全球性的調查,在這個調查當中顯示,消費和金融體系越發達的國家,人的生活越冷漠無感,也就是說咱們越難以找到金錢之外的價值標準。比如,在經濟十分富裕、金融業高達發高度發達的新加坡,人們普遍表示難以在生活中找到有價值、有意義的事物。調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1s 4.024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