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平流閘下石渠岸里有一石龜,前人刻以志水者也。」【涇渠圖說·洪堰制度】
皇帝一手扶着膝蓋,從席榻上站了起來,坐着時倒還不覺得,一旦站起,皇帝才發覺他的腿彎處早已出了一層熱汗。這層汗將皮膚與衣物沾在一起,讓人濕熱難耐。
小黃門穆順知覺的將皇帝從宣室殿帶引出去,通過兩側廡廊,走過一條不長不短的台階,來到未央宮前殿最高的更衣後閣。
穆順先將皇帝扶到席上,又奉上酸梅冷飲等物,看樣子是不急着服侍皇帝沐浴更衣,而是要先請皇帝暫作歇息了。
「怎麼,今日的熱湯沒備好?」皇帝坐於席上,飲了口酸梅湯,他隨口問完,便伸手招呼着隨侍的黃門侍郎、侍中們依次坐下,一起進用茶飲。
「今日掌湯的尚未知會奴婢,奴婢怕走了個空,只好伏請陛下稍待,容奴婢前去探看。」穆順規矩的站在一邊,躬身說道。
皇帝沒把這等小事放在心上,他正好借這個閒時,與黃門侍郎劉繇、射援,侍中馬宇、皇甫驪等人說會子話。當下看也不看穆順一眼,輕聲言道:「那你去吧。」
「謹喏。」穆順稽首拜禮,隨即便一步步倒退着走了出去。
侍中、黃門侍郎從來都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侍從官員,除了掖庭後宮等私密不得出入以外,其餘的地方,可以說是皇帝在哪,他們也得跟在哪。是故對於皇帝的日常起居、生活習慣、言行舉止,他們永遠都是第一批獲知詳況的士人。
一個手握大權的皇帝,他的每一個舉動對政策、朝局的影響,不消多說,而作為近侍,也就必須要具有察言觀色、見微知着的敏銳能力。
譬如穆順今天這番與以往迥然有異的舉動,自然引起了旁人的注意,只是這個舉動並不能依此揣度出什麼有用的信息,就連侍中馬宇,也僅僅只是看了穆順一眼,暗自留意而已。
「馬君,馬君!」
馬宇回過神來,發覺眾人都在看着他,不由得赧顏笑着,歉意的對皇帝、以及喚他的黃門侍郎劉繇拱手行了一禮。
劉繇客氣的擺了擺手,平靜的問道:「近來這些日子,陛下囑你每日察看昆明池石鯨,不知有何變化?」
長安以及上林苑有大小池沼無數,譬如昆明、東陂、當路、以及鎬池、祀池等,但其中最大、最着名的就是昆明池、太液池、蘭池、以及未央宮中的滄池。
由於這些天連日不雨,皇帝擔心關中灌溉、生活用水是否匱乏,特意命身邊這些侍中、黃門侍郎每日察看一邊池沼的水位,然後按時上報。只要上林苑內的水域沼澤不見大規模縮減,那麼至少能保證長安附近的百姓基本的生產生活。
適才劉繇、種輯等人已經上報了各自所負責的池沼水位,馬宇頓了頓,說道:「七日之前,昆明池水尚且漫至鯨腹,臣今早觀之,發覺池水已退後一鱗有餘。」
在上林苑的諸多池沼中,許多大的池沼岸邊往往都會有巨大的石鯨、石魚以及石龜,這些東西有的長三丈、高五尺,有的長六丈,體型龐大,雕刻的栩栩如生,儘管經歷數百年風雨,身上的每一片鱗片幾乎都清晰可見。
這種石鯨、石魚並不只是用來裝飾美觀,而且還有測量水位線的作用。在古代這被稱之為『水則』,比如李冰在都江堰放置的三個石人,而放在現代,就是一根根按照一定的間隔,插在江河邊上的水尺。
只是跟現代的水尺大同小異的是,這些石鯨的首、腹、足等部位也有不同的刻度,水漫到不同的地方,就代表着不同的水位,朝廷也會根據水位,適度開關水閘,調整水量。所以無論是對洪訊、還是旱情,這些都是極為珍貴的信息。
「再往後退,水就要到鯨尾了。」皇帝聽完眾人對各個池沼的水位稟報、尤其是得知水域面積最大的昆明池、太液池的水位之後,更是有些發愁的說道:「等鯨尾從水中露出,朝廷就要開始處理旱情、準備賑濟災民了。」
侍中崔烈附會道:「臣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1s 3.960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