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報在雍治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一炮而紅,奠定官方報紙的根基、地位。
第二天晚上,賈環宴請書院的諸位同學以及蕭夢禎、《翰苑文話》、《真理報》的編輯們在崇文門內的醉仙樓中慶功。
翰苑文話、真理報的編輯們是兩塊牌子一個部門。翰林是朝廷命官,前途遠大,當然不可能來新生的報紙部門任職、做事。編輯們都是京中的文士。
京城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文士。有的甚至是有舉人功名。方宗師招募了一批,賈環亦招募了一批。計有21人。
隨後,賈環連續的在真理報上推出「強手」。
五月二十四日,軍機處領軍軍機大臣何朔的文章發表在真理報頭版頭條。何大學士談的是吏治問題。要求監察御史,巡道御史(小號中央巡視組)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讓京師官場為之震動。
五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劉、韓兩位大學士的文章分別發表。同時,通政司里各官員的奏章,大篇幅的出現在真理報上。去通政司抄邸報的各衙門小吏都慢慢的變少。至此,真理報的定位就已經相當清晰:官媒!
連續的朝廷重臣文章發表在真理報上,沒有發表的重臣們,紛紛派人給賈環傳信,要求發文。比如:刑部尚書華墨、工部尚書白璋、左都御史殷鵬等。對於這個要求,賈環自是滿足。現在還沒有到要用報紙控制輿論走向朝爭的程度。
二十七日,真理報宣佈收費,每份報紙五文銅錢。所得的銀子除開運營,基本用於支付朝廷大佬們的「稿費」。
二十八日,真理報在第六版為信豐號拍賣行打廣告。廣告費用500兩。定下廣告收費標準。
二十九日,真理報在第七版面上連載賈環執筆的《天龍八部》。當然是用筆名。寫小說,在士林中是小道。文章才算正途。詩詞都要遜一籌。
一連串的「手筆」下來,五月下旬真理報風行京城。據不完全統計,真理報的銷售份數是1.5萬份。一躍而成為全國報業的龍頭。而這個數據還在不斷的增長。
真理報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
…
又是一場夏雨,雨珠如簾。瀰漫在京城天地間的酷暑仿佛隨之而消散。
位於城西的許府,庭院精美。許英朗與好友喬如松在小軒中淺酌。酒菜幾碟,精美可口。
許澄以翰林侍讀學士兼任吏部左侍郎(正三品),邁入高官行列。官當這個程度,家中不會缺錢。更何況,以其四十四歲的年紀,身負儲相之望。
因而,許府不大,各處卻佈置的精雅。
「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好雨。」許英朗笑一笑,神情略帶點苦澀,舉杯和喬如松碰了碰,道:「我們倆啊,竟然都看錯了。」
他和好友都不大看好賈環辦報,但出於朋友、同學的情誼在幫賈環。可沒想到真理報取得這麼大的成功。看情形,竟然是要取代朝廷的邸報。邸報自古有之,而今竟然要被新生的真理報所取代。
牛逼!不服不行。
喬如松亦是輕嘆一口氣,笑道:「能者無所不能。張叔大,少穎敏絕倫。子玉亦是如此。」
張居正,字叔大。
許英朗頓時一笑,道:「友若,此句當浮一大白。」
喬如松微微一笑,與好友對飲一杯。
賈環自雍治八年冬入聞道書院,一步步走來,在書院眾同學中的威望於雍治九年救災時達到了。領袖群倫!所以,他一封書信到聞道書院,書院的精英們齊聚至賈府。
然而,聞道書院的精英們,未必就一定願意在官場上以賈環為核心。比如許英朗,其父許澄就是朝廷重臣。他根本沒有必要跟着賈環走。他有他的政治資源。
再比如衛陽。他爺爺是戶部尚書,地位甚至更高。
賈環畢竟只是一個正六品的閒散翰林侍講。並不足成為旗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8s 3.956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