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國事私事
上頁 加入書架 目錄 下頁

    朱翊鈞這句話就有點讓高務實意外了。宣大山西方面沒個「坑」里都有「蘿蔔」,不可能空出一個位置來讓高務實頂上去,那麼「你去」的意思就只有可能是作為欽差前去主持這件事。

    但是這裏有一個問題,就是高務實現在身上已經有了一樁差遣了,是去主持山西鄉試。

    主持鄉試這件事在後人看來,其重要性恐怕完全不能和俺答之死相比,其影響就更不用說了。但事實上,在明人看來,主持一省鄉試,比做個冊封順義王的欽差要重要得多。

    鄉試,試場設在各省省城,即布政司衙門所在地,南北直隸的試場分別設在應天、順天二府,即後世的北京、南京。考試之前,各布政司及二京府均聘請主考官二人、同考官四人。

    主考官的職責是出題、審卷、決定錄取名單、排定名次並上報禮部,同考官則負責協助出題、審卷。

    今年山西鄉試的主考官,就是高務實和孫繼皋。

    這是一個有些意外的安排,因為隨着這一安排的出現,鄉試的考官任命又發生了一點制度性的變化。

    明初的時候,南北兩京鄉試的主考官規定用翰林官,各省則教官、耆儒兼用。到了景泰三年,定兩京鄉試考官仍用翰林,但各省考官不再用「耆儒」,只由布政司和按察司會同巡按御史在本省教官中推舉五十歲以下、三十歲以上,「平日精通文學、持身謙謹者」充任。

    這一規定,本意是要考官得人,但考官既由布、按二司與巡按御史推舉,而教官本來就職份卑微,對上司的囑託也就不能不有所關照,有的甚至主動獻殷勤,致使考生們意見紛然。於是不斷有人建議差京官往各省主考鄉試,以杜請託。

    於是到了嘉靖七年,世宗採納大學士張璁的意見,每省派京官或進士二人前往主考,但只行了兩科,就因與監考官的禮節糾紛而罷,此後時行時罷,沒有一定。


    在原本的歷史上,直到萬曆十一年,禮部才重新提出這一問題,最後定製: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四個讀書人較多的省份,由翰林編修、檢討主考,其他省則派六科給事中及禮部主事主考。同考官也要求由進士出身的府推官、知縣擔任,教官只是「間用」,加以點綴而已。

    但是,歷史上萬曆十一年發生的事,現在提前到了萬曆十年,並且步子走得更大。

    仔細想想,倒也並不奇怪,因為歷史上張居正死於萬曆十年,到了次年,朱翊鈞開始反攻倒算,同時也把一些他認為該改革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後世一提朱翊鈞清算張居正,就說他一反新政,其實這種說法明顯帶有某個時期的政治風氣。

    事實上,此時的朱翊鈞已經在張居正無比嚴厲甚至無比嚴苛的帝王教育下,擁有了足夠的政治見解,他已經能夠自己判斷哪些措施是必要的,哪些措施是有問題的。所以當他對張居正的幻想破滅後,他開始通過各種舉動來證明:沒有你張居正,朕照樣能治理好大明!

    但是很快,朱翊鈞發現現實與他想像中有所不同,文官集團根本不配合他,尤其是國本之爭,更是讓這種不配合升級成了對立和衝突。

    朱翊鈞開始試圖從他的父祖兩代皇帝身上,找到一個好的應對辦法,最後他失望的發現,自己無法單純的模仿自己父親或者祖父。

    他的父親隆慶帝,素來以仁厚著稱,他的治國理念非常簡單,正如他臨終之時的交待:凡有事難決,問高先生即可。

    但自從出了張居正的事——這個平時教導他尊儉樸、去奢靡的帝師,自己竟然奢侈到他這個皇帝根本沒法想像的境地——朱翊鈞不敢相信那些看起來甚至還不如張居正的臣子們了。

    父皇有高先生,誰來做朕的高先生呢?學不了。

    那麼,學皇祖父?萬曆又搖了搖頭,這位皇爺爺的權術不可謂不高明,可是身後名卻是什麼呢?世人只記得海瑞那句話: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內外臣工之所知也!

    天下之人,都認為你不是一個好皇帝!內外臣工都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相關:  宦海龍騰  東唐再續  瑪寂大陸:洛門教宗    從特種兵開始的神級背包  鮫行天下  無武江湖  都市無敵戰神  
上頁 加入書架 目錄 下頁
同類最熱
搜"大明元輔"
360搜"大明元輔"
語言選擇
599追書神器(手機版) https://hkm.sz599.com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覺得本站不錯就加入書籤吧!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9s 3.946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