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
由於苧麻種植難度低,適應性強,用途廣,使得它成為了我國古代的最為重要的纖維作物。
到了明代,不僅南方有種植,北方絕大部分地區也開始種植苧麻了。
而苧麻的製品不僅有夏衣、麻布、麻繩,還有常用於造紙、釀酒、製糖、造船等,就連它的葉子「苧麻葉」也成了人們常吃的一種食物。
對於要種植的農作物,郭大靖已經進行了規劃,包括糧豆麻果蔬等多種。
既然要往自力更生上發展,生活所需的,有種植條件的,便要進行適量的種植。而麻布,在以後的用量可能會大幅增加,將浸過油之後包裹炮彈。
同時,豆子和苜蓿的種植,也將為騎兵的擴充,提供更為充足的物資供應。
至於果蔬,也是生活物資的一部分。它們生長期短,也能充飢,比傳統作物更能適應小冰河期的寒冷。
老百姓可能還不是很清楚天災的威力,郭大靖卻要盡力避免。回暖晚、下霜早,象水稻、麥子這樣的傳統作物,歉收都是輕的。
當然,建虜同樣也沒有手段來抵禦天災。今年還是傳統的種植,明年的大饑荒也就不可避免。
皮島。
陳繼盛走進屋,施禮已畢,在毛文龍的示意下落座。
毛文龍在寫着奏疏,報告皇太極要親征察哈爾,搶奪傳國玉璽,藉此鋪平他稱帝的道路。
皇太極欲稱帝的情報在天啟帝未死時,便已經傳到京師,引起了朝堂上的震動。
現在換了新帝,再加把火,使朝廷更重視建虜,並為東江鎮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就目前的各部明軍,明眼人都能看出,遼西明軍雖然裝備好、待遇好,可卻不敢與建虜野戰,只能依據堅城防禦。
只不過,這些明眼人中有沒有崇禎,卻是不敢確定。
還有朝堂上的文官集團,能看出來,卻不說,還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什麼寧遠大捷、寧捷大捷去吹捧遼西明軍。
可不管怎樣,毛文龍也要藉此機會展示東江軍的牽製作用。
皇太極不是親征察哈爾部嗎,東江軍佔據金州,正好有充分的理由。
不僅僅是收復失地,也不光是奪取土地以解決糧食問題,還有牽制建虜的重大作用。而這,恐怕才是朝廷在意的。
奏疏寫完,毛文龍才收起筆,抬頭看着陳繼盛,微笑着說道:「本帥上奏朝廷,皇太極要搶傳國玉璽。你說,朝廷會有何反應?」
陳繼盛沉吟了一下,說道:「應該會援助虎墩兔吧。畢竟,兩家是在共抗建虜。」
毛文龍不敢確定,實在是對新皇帝的脾氣稟性、思維方式不夠了解,也只是隨口一問。
陳繼盛拱手道:「本部這邊能儘快出動的人馬在一萬五千左右,不知大帥是否全部帶上?如果再等些時日,兵力會更多。」
毛文龍沉吟了一下,說道:「全部出動吧,此戰關係匪影響到東江鎮的發展和存亡。一萬五千人馬,已經足以收復金州。」
新皇帝不夠太了解,但冷血無情卻已經表現出來。
糧餉斷絕到現在,如果沒有郭大靖的籌措,沒有孫國楨的幫助,東江鎮恐怕已經象歷史上那樣餓殍遍地,一片悽慘了。
本部一萬五千,諸島聯軍一萬兩千,加在一起是兩萬七,已經是東江鎮全部額兵的三分之二。
現在還值冬季,皮島、雲從也要防備建虜蹈冰來襲。儘管這種可能性很卻不可不防。
陳繼盛點了點頭,說道:「建虜便是兩旗來攻,如此兵力也能夠抵擋了。」
與郭大靖的分析判斷差不多,毛文龍和陳繼盛也認為建虜最多就能出動兩旗兵力,甚至是一旗。
按照當時八旗的平均兵力,也就是二十五個牛錄,七千五百人計算。兩旗人馬傾巢出動,兵力就是一萬五千。
傾巢而出,毛文龍和陳繼盛認為不太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9s 3.974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