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岸,南岸是一個叫「夾谷」的地方。
諸夏取名歷來很有講究,基本是以山川地形來進行命令,要不就是發生了過什麼名人軼事。
光從名字來判斷,「丘輿」就不是一個平坦的地形,壓根就不適合大兵團作戰。
所以了,晏弱沒有答應在「丘輿」這個地方開戰。
他給出的回覆是需要稟告齊君呂環,再最終給呂武以答覆。
那個時候,呂武就是隨便說一個地方,為的是拖延一點時間。
只要能夠達到拖延時間的目標,其它不是那麼有所謂。
晏弱跟自己的國君溝通,來來回回怎麼都要個十來天,等待最終確認下來,跟晉國這邊確認也需要時間。
而在這一段時間裏面,呂武已經完成對軍隊的整肅。
他們最終確認的交戰地點其實就沒變,還是在那個叫「徐關」的地方。
那裏也是齊國在靠近魯國方向,一個平坦地形相對佔地較廣的區域。
呂武需要很努力才能壓制內心裏不斷上升的違和感。
拜託!
這是戰爭啊!
怎麼看着不像那麼回事?
交戰地點能商量也就算了。
什麼時候該抵達,互相之間也要遵守約定?
最最最重要的是,晏弱代表齊國向呂武等人保證,一定會留出足夠的空間來讓晉軍安營紮寨。
那個時候,呂武差點沒忍住問晏弱,是不是豬肉也要準備個幾千斤,用來進行款待。
當然,現在人們並不愛吃豬肉,主要的肉類是羊、狗和其餘家禽。
而豬肉之所以會成為後世餐桌的主要肉類,其實是經過長久「馴服」的。
另外,什麼吃狗肉殘忍啥的?
諸夏吃狗肉的歷史能追溯到遠古時期。
晏弱一開始沒琢磨過來,後來倒是反應過來了!
晉軍待在「長勺」沒動彈是為了整肅軍紀啊!
反應過來的晏弱開始不斷催促呂武趕緊拔營赴約。
這麼一搞,搞得呂武那種違和感更加強烈了。
什麼情況嘛!
明明是交戰狀態的敵國。
怎麼弄得比盟友還親密似得?
都能催促晉軍趕緊行動起來啦!
待在「長勺」的晉軍,減去以五個「旅」和兩萬輔兵,戰兵數量減少到五萬七千,輔兵不足一萬兩千。
因為輔兵的數量嚴重不足,很多事情不得不由戰兵來干,等於需要抽調戰兵去干雜活,減少了可參戰的實際兵力。
所以說,一支軍隊的輔兵其實相當重要,有他們的存在才能讓戰兵專司戰鬥相關。
在晏弱的一再催促下,呂武也完成了對軍隊的再次整肅,晉軍可算是開拔了。
那一天,魯國執政季孫行父特地帶着一幫魯國貴族過來,上演了相送的戲碼。
這是故意噁心齊國來着。
也是魯國真心希望晉國能將齊國教訓得半身不遂。
作為齊國人的晏弱是真被魯國給噁心到了!
晉國和齊國的交戰壓根就沒魯國的什麼事,強行給自己增加什麼戲份啊!
離開「長勺」的晉軍徑直北上。
經過七天的行軍,他們抵達「徐關」南面十里。
齊國知道晉軍的行軍路線,沿途襲擾什麼的壓根就不存在,故意破壞道路什麼的也沒幹。
這種做法在後世看來會很白痴。
關鍵在春秋中葉是絕對正常的。
那個叫「徐關」的地方並不是什麼關卡,只是一個地名而已。
呂武過來後,約士魴和魏琦一起觀察齊軍是個什麼佈置。
雙方相距十里,南邊是剛剛抵達的晉軍,北邊則是早就紮營下來的齊軍。
能看到齊軍的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71s 3.9839MB